问题来源
一般来说,一个大型的项目都会有一些依赖的JAR包(Java归档,英语:Java ARchive),而在将项目部署到服务器的过程中,如果没有持续集成环境的话,也就是说服务器不支持在线编译及打包,那么需要自己上传依赖的JAR包,然而可能服务器上已经存在了该项目所依赖的JAR包(比如项目修复BUG,重新打包上传,而依赖不变或者版本升级,修改类中的方法,方法参数等),无需再次上传所依赖的JAR包,此时只需将该项目单独打包,在运行的时候指定CLASSPATH即可。
在将JAR包部署到服务器上之后,设置CLASSPATH环境变量,运行java -jar ...
命令出现ClassNotFoundException异常。之后又试用了诸多其它参数设置CLASSPATH,例如下面几个命令,同样都是报找不到类异常。
|
|
关于在CLASSPATH参数中使用通配符需要注意,正确使用方式如下,它们都是等效的(在Linux下用冒号作为分隔符,在Windows下用分号作为分隔符)
|
|
以下为不正确方式
|
|
JAR的分类
首先你需要知道JAR分为可执行JAR和非可执行JAR,一个可执行的JAR文件是一个自包含的Java应用程序,它存储在特别配置的JAR文件中,可以由JVM直接执行它而无需事先提取文件或者设置类路径。可执行的JAR文件中的MANIFEST.MF
文件用代码Main-Class: myPrograms.MyClass
指定了入口类,同时这个入口类的入口方法一定是Main
方法,而不能是其它方法,注意要指明该类的全路径(另外-cp
参数将被忽略,-cp
是 -classpath
的缩写)。有些操作系统可以在点击后直接运行可执行JAR文件。而更典型的调用则是通过命令行执行java -jar [/data/home/java/]foo.jar
。
运行存储在非可执行的JAR中的应用程序,不需要配置MANIFEST.MF
文件,只要将它加入到您的类路径中,并用包名.类名
这种全路径的方式指定应用程序的主类,而这个主类的入口方法也必须是Main
方法,不能是其它方法。但是使用可执行的JAR文件,我们可以不用提取它或者知道主要入口点就可以运行一个应用程序。可执行JAR有助于方便发布和执行Java应用程序。典型的调用非可执行JAR包的命令是java -cp [/data/home/java/]foo.jar [多个JAR之间用;(Windows)或者:(Linux)分隔] packageName.ClassName
。
注意点:对于可执行JAR,在运行java -jar选项的时候,那么环境变量CLASSPATH和在命令行中指定的所有类路径都将被JVM忽略,也就是说,对于一个可执行JAR,使用java -classpath或者java -cp或者set classpath=lib/commons-io-2.4.jar等等命令指定CLASSPATH都是无效的。
正确姿势
对于一个可执行的JAR必须通过MANIFEST.MF文件的头引用它所需要的所有其他从属JAR,引用方式如下
|
|
如果有多个JAR包那么相互之间使用空格分隔。MANIFEST文件的一般格式如下
|
|
其中Manifest-Version表示版本号,一般由IDE工具自动生成,在编写MANIFEST文件的过程中,有如下注意点
- Main-Class是JAR文件的主类,程序的入口
- Class-Path指定需要依赖的JAR,多个JAR必须要在一行上,多个JAR之间以空格隔开,如果依赖的JAR在当前目录的子目录下,windows下使用”\”来分割,linux下用”/“分割
- 文件的冒号后面必须要空一个空格,否则会出错
- 文件的最后一行必须是一个回车换行符,否则也会出错
多条java jar命令的执行顺序问题
通常地,我们会在服务器上配置shell脚本去定时调用自己的JAR包,但是当shell脚本中存在多条java -jar
命令时,其执行情况是怎么样的呢?是同时并行执行,还是按顺序执行呢?经过测试得出,多条java -jar
命令是按顺序执行的,并且只有在第一条java -jar
命令执行完毕后,才会执行下一条java -jar
命令,依次类推。
参考文献
[1] http://stackoverflow.com/questions/219585/setting-multiple-jars-in-java-classpath/219801#219801
[2] https://www.ibm.com/developerworks/cn/java/j-jar/
[3] Difference between exporting as a JAR and exporting as a Runnable JA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