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旭,男,1989年生于苏(江苏)皖(安徽)二省交界处,由于此地属于江苏境内,就因缘际会的成为了江苏人。俗话说靠山吃山,我们这个小山窝也难逃宿命,但是我们吃山的方式别有不同。其整个食用流程说来简单,由于多数的荒山上并没有景点也没有松树更没有各种野味,所以由私人承包之后进行开山作业,先由炮手负责打炮眼、放置炸药并引爆之,其他人员都躲藏在一个全部由水泥砌成的小屋内,墙壁半米多厚,可以抗击任何角度袭来的天外飞石,爆炸之后各种飞石从天而降,360度无死角地击打着大地,待一切回归寂静,一些并没有炸碎的特大石块由人工进行后续作业,之后石块可以继续粉碎变成石渣,石渣亦可继续粉碎变成石粉,然后由各种自卸车运往宿迁等地进行售卖。这就是大致的吃山流程,靠着开山所得的石头、石块、石渣、石粉等养活了不少村里的人。
我的童年过的还算充实,农村别的没有,就是可以自己鼓捣的玩意很多。小时候上过山、下过河、打过鸟、捉过蝎子、煮过青蛙、放过山火、探过山洞、钓过鱼,挖过泥鳅,摸过黄鳝、放过羊、开过拖拉机;如果在农忙时节,各种田间农活基本都干过,所以对于我来说天天憋在电脑前敲代码真算不得上苦事,动动手指头就能挣大把大把的钞票,我觉得还是挺划算的。
在雨季泛滥时节,寻一窄河道处,下一渔网便可堵鱼;在一大河岸边,也掏过龙虾,还记得一个洞里掏出一窝龙虾时的那种窃喜;在一片芦苇荡中还能隐约发现野鸭所筑的巢穴,于是一声大吼,野鸭四散奔逃,拔腿在后追赶,虽不易捕捉,但是其妙在那种欢乐。如果经常游荡于野外田边地头,还是很有机会捡到野鸭蛋和野鸡蛋的;同样野外可以吃的东西也少不了,在各种果子成熟的季节,也曾偷偷的溜进山上的果园,摘过杏抱过西瓜;田间地头也少不了嫩绿的黄瓜、青红的番茄,手起瓜落,吃起来那酥脆、那酸爽,如今再也找不到这种味道了。
所以童年的我基本上是处于放养状态,这在农村是很普遍的事,至少小时候从没见过电脑,也更不知道以后自己居然会成为一个码农。话说直到大学之前都没正式的接触过电脑,还记得大学的第一节政治课,老师说下节课开始每组做一个PPT轮流讲课,我就蒙了,啥是PPT,这玩意怎么做?还记得某次上机课结束后,一个同学迅速的按了三个键Win+U+U
,电脑就神奇的关机了,看的我那叫一个傻眼。所以从大学开始奋起直追,如今技术虽算不得多么精湛,但是养家糊口还是绰绰有余的,所以只要你开始迈出了第一步,永远不要觉得自己迟了。
我的那个小山村,全称是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岚山镇丁山村丁前(当然还有丁后,丁前和丁后之间只有一座山)五组,我的小学是在村里度过,初中和高中都是在镇上度过,大学就读于南京浦口长江以北,硕士毕业于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-计算机应用技术(学术型硕士研究生);之前的我作为一个技术渣,也喜欢常驻CSDN,但是近期果断搬家了,现在你看到的就是我的新BLOG!
之前的CSDN博客还可以看到,点击我即可,作为山里出来的孩子,我没有太大的梦想,也没太大的野心,只是想着我那一亩三分地以及老婆孩子热炕头,这辈子能爬到中产阶级就算人生完满了。建立这个博客仅仅是个人的零散记录,博文质量有限,内容复用性一般,更多的是个人成长的一个记录。希望你喜欢,谢谢光顾!
建立个人博客的目的
- 知识整理,学习笔记;
- 发表所见、所思、所感、所想;
- 有目的的写,不追求数量,要务实,追求质量;
- 记录自己学习、思考、总结的过程,分享自己的故事;
- 记录成长,夯实人生的轨迹,培养持续力,做一件真正属于自己的事;
欢迎您捐赠本站,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!